衡阳县岣嵝乡:守住生态底线让满山油茶林结出“致富果”
国庆时节,走进群山环绕的衡阳县岣嵝乡,目之所及,满目金黄。万亩油茶,遥看共长天一色;千倾烟垄,近观与莽林同秀;水稻香菇,点缀于青山之间。一幅生机盎然的产业画卷以山为轴,徐徐铺展。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令人啧啧称奇。
岣嵝乡位于衡阳县东北部,千古名山岣嵝峰之下。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这里贫困人数多,贫困程度深,是衡阳脱贫攻坚工作最为艰巨的地区之一。岣嵝乡党委、乡政府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因地制宜,依靠生态富民,立足“衡阳市后花园”定位,锁定“山水岣嵝,风情小镇”目标,全力发展金槐、食用菌、猪血桃、三红柚、高产油茶等特色产品,让昔日的贫困村结出了“致富果”。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的收入多了,贫困户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
霜降前后,是油茶采摘的黄金季节。10月5日晌午,岣嵝乡环洞村,秋阳高照,漫坡的油茶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看着满树的“致富果”环洞村的贫困户们都摩拳擦掌,打算等到寒露开山后就马上上山捡茶籽。
油茶被誉为“油中软黄金”,既可以炒菜,还能用来洗头,还可拿来消炎,全身都是宝。一次种植,多年受益。岣嵝乡因气候和地形的原因,种植油茶历史悠远长久。但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加之资产金额的投入缺乏,导致油茶林的经济效益日益低下。漫山遍野的油茶林日益荒废,有些更是沦为荒林。
岣嵝乡属于典型的山林地区,山多田少,全乡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2.4万亩,而林地面积12.4万亩。岣嵝乡党委、乡政府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同时立足岣嵝乡真实的情况,决定以生态富民为主,将油茶作为脱贫的重点产业,通过精心培育,让更多的贫困户广泛参与、长期受益。
“我们宁愿发展慢点,也要守住岣嵝乡这美丽的山山水水。”岣嵝乡乡长欧阳罡表示,这几年来,岣嵝乡不仅没有引进任何一家有污染的企业,还劝退了几家矿山。“现在我们重点还是通过生态富民,来实现全乡的脱贫致富。”
“随着我们的复垦和新造,今年环洞村脱贫我们充满了信心。”环洞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康利荣指着山上的油茶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亩油茶林可以产油大约30斤左右,每斤油大约能卖50元,每个贫困户大约有3亩油茶林。“单独油茶一项,就能给每户贫困户增收4500元到5000元。”
目前岣嵝乡现有油茶林3.5万亩,按照上述标准计算,全部投产后,每年至少能轻松实现产值5千多万。岣嵝乡计划,到2020年,发展油茶丰产、稳产基地4.5万亩,让全乡适宜发展油茶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拥有5亩以上油茶,为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坚强保障。
产业扶贫中,常遇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链等难题。岣嵝乡党委书记贺一琪认为,解决这一个问题,关键需要统筹整合各行业部门的政策、资源优势,把“企业+农户”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举措,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依托现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走进衡阳县长鑫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只见上百亩的食用菌基地内,地面上长满了香菇。56岁的董昨元从大棚内挑着一担香菇走出来,笑容满面的和记者说:“现在他不仅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年底还有别的的奖励。”
董昨元一家6口人,女儿有精神病,不能工作,两个孙子还在念书,他的老婆有哮喘病,需要长期吃药。他为了照顾女儿老婆,所以没办法外出务工,缺乏技术和资金的他,家境一贫如洗。如今,他不仅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还成为家庭增收脱贫的主力。
自2015年岣嵝乡引进食用菌产业后,逐渐发展壮大的衡阳县长鑫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带动了附近几个村100多户贫困户实现共同脱贫致富,让许多像董昨元这样以土地、劳动力和扶贫帮扶资金入股的“贫困户股东”,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公司负责人王凤英和记者说,今年为贫困户直接分红就达60多万。
利用自身资源开展特色种植,让岣嵝乡产业扶贫成效显著。为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并快速转化为脱贫动能,岣嵝乡采取先扶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再让他们对接帮扶农户的模式。近年来,岣嵝乡成功实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增收。
“最大好处是返贫机率小。”贺一琪说,无论是油茶林,还是金槐、食用菌、猪血桃、三红柚、高产油茶等特色产品,都是一次种植,加后期管护,以后连续受益,中间只需要简单的管护就好。“贫困户只要热情参加,就能实现稳定脱贫了。”
“多谢乡政府的组织的技术培养和训练,没想到种过油茶都有这么多门道。”贫困户粟革清和记者说,这几年乡政府不仅组织技术培养和训练,还发放培训材料,让他对油茶种植有了新的理解。
走进贫困户粟革清家中,就闻到一股谷香。他家大堂两侧堆满了刚收割装袋好的稻谷。看着家里的稻谷和后山的硕果累累的油茶,让他对脱贫充满了信心。“单独这些谷子就可以卖3万多元。”
进行技术培养和训练,是岣嵝乡夯实产业扶贫基础的重要一环。产业扶贫重点在长期和持续,在贺一琪看来,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对于扶贫来说,十分重要。
岣嵝乡积极组织贫困户参与“致富带头人”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邀请新华培训学习和农业专家授课,组织贫困人员集中学习农业技术,让更多的贫困户能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
记者了解到,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授人以渔”的同时,岣嵝乡还从孩子抓起,积极贯彻落实贫困户子女就学的各项助学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家中读中职、高职的学生实施雨露计划。在岣嵝乡党委的不懈努力和协调下,还吸引了佛山助学团等社会各界爱心团队来岣嵝捐资助学。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固本护基,不让脱贫群众再返贫。”贺一琪表示,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互与通行,是制约着岣嵝乡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他们还是有信心让贫困一去不回头。